燕理学子在研学实践中感受大唐文化

习中华千年陶艺,赏盛世大唐古镇。12月20日,全球大学生研学中心(长沙)研学团,星辰7期研学团燕理学子们一早来到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古镇。全团197名师生在新华联铜官窑古镇沉浸式体验大唐文化。

第一站:进入古镇后,同学们共同在飞行影院观看影片,观影后一同参观湖湘名人馆。

     飞行影院以其极高的拟真感和沉浸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游乐”。同学们在影院中体验到飞越、穿梭、速降、爬升等技术动作,所有这些都只需要在一个大约数千平方米的观影厅即可完成。相比其他大型游乐设备,飞行影院可以用更小的空间实现更优质的游乐体验。在湖湘名人馆中记录了湖南的名人,如中兴将向: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开国元勋: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任弼时。在这里同学们了解到了他们身上的故事。

第二站:午餐后学生们穿越千年,与陶艺大师对话,当一回大唐窑工,研学团师生亲身体验制陶,感受“陶”与“瓷”的相互碰撞。正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干峰翠色来”、“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陶艺自古以来便为世人所追捧,它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陶瓷的一生,从泥土中平凡而来,须经火炼一场,方能展现瓷器流转的神光,返璞归真。


第三站:“黑石号”表演。下午研学团师生共同观看大型实景演出,演出再现了千年沉船“黑石号”万里扬航的海上丝绸之路壮举。在演出过程中燕理学子了解了海上丝绸之路运输过程中黑石号沉船的故事,想象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和艰辛历程。

第四站:研学团师生相继走入长沙窑博物馆、绣珍阁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矿石宝石博物馆、钱币博物馆、机器人博物馆,进行参观。

   长沙铜官窑是湖南最大民间博物馆群,是祖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陶瓷文化、书法文化、红色文化相得益彰,素有“千年陶都、楷圣故里”的美誉。在袖珍阁博物馆中了解了中国刺绣基本情况以及中国刺绣中的重要作品,了解了少数民族刺绣的特色,学习了刺绣的基本概念及工艺。酒文化博物馆,分别从酿酒工艺到酒品展示到酒文化的宣扬,燕理学子从中充分的体现出酒香四溢、名扬天下的文化情怀。矿物宝石博物馆中收藏了国内外知名矿物区的精美矿物,在矿物宝石博物馆中,研学团师生更好的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过程。在钱币博物馆中,学生们了解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是我们中华文明史中灿烂的一页。通过多个展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感受到灿烂的发展历程。

第五站:机器人博物馆,机器人博物馆以为来为主题,燕理学子自由的遨游在科技和艺术的领域,学习前沿知识,感受科技魅力。

第六站:魔法釉5D影院观看传奇表演,每人需要先领一幅眼镜进入影院,里面讲述着魔法陶瓷的神话故事,座椅不仅是动感的,包括各种机关,还融入了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多种特效,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旅行。影片真实感十足。

七站:夜晚,燕理学子们共同观看非物质文变化遗产---打铁花。正如铁花如梦,热烈绽放,让每一刻都充满力量与温度,带着我们的初心环绕闪耀。

   本日研学课程行程非常丰富,不仅将历史文化、国际视野、劳动实践合为一体,还加入了高科技智能教育,将历史和新时代结合。燕理学子将不负校训,勤奋创新,璞玉成器。